2022渭南蒲城县小升初入学政策(附详情)
为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公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有序实施2022年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按照《蒲城县2022年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实施方案》(蒲政办发〔2022〕50号)文件精神,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入学原则
1、坚持“免试就近、划片招生”的原则,采取单校划片、多校划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登记入学;
2、坚持“户籍登记为主、住房登记为辅、就业经营补充”的原则,确定入学登记、录取程序;
3、坚持“公开公正、控制规模”的原则,公开入学政策、学区划分、组织实施程序等,严控学校起始年级班额及人数;
4、坚持“法定控辍、应入尽入”原则,凡于2022年8月31日前(含8月31日)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或通过送教的形式接受义务教育;
5、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的,其法定监护人向户籍所在地学校提出申请,学校初审后报教育局审核备案。
二、领导机构
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基教一股,办公室主任由黄志俭同志担任,具体组织实施全县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
三、入学对象
七年级新生为2022年小学毕业生;已取得初中学籍的学生不得参加新生报名。
四、学校服务区划分及学位设置
蒲城县2022年义务教育学校服务区划分及学位设置
五、组织形式
免试就近入学全部采取现场报名方式进行登记。乡村义务教育学校的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由片区牵头负责,学校组织实施。城区学校和民办学校的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由县教育局统筹安排,各有关部门配合,学校具体组织实施。
六、入学办法和具体条件
(一)乡村公办学校
乡村公办学校按照相对就近的原则,优先安排服务区范围内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学生或监护人需携带如下资料直接到辖区学校进行报名登记。
所需材料:
①家庭户口簿或其它身份证明材料
②七年级报名需提供小学毕业证
(二)民办学校
严格落实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有关工作要求,优先满足蒲城户籍学生入学。
七年级新生报名登记及录取方式
优先安排本校原小学六年级学籍且为蒲城户籍学生进行报名登记,若报名登记人数小于等于预设学位数时,全部予以录取,不足部分可以面向全县招生。若报名登记人数大于预设学位数时,采取电脑随机派位方式确定入学名单,未取得学位的适龄儿童回户籍所在地学校或按照城区公办学校入学条件到相应学校报名登记。
所需材料:
①家庭户口簿或其它身份证明材料
②七年级报名需提供小学毕业证
(三)城区公办学校
城区公办学校录取按照相对就近的原则,优先安排服务区范围内户籍与实际居住地一致的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其次根据剩余学位数,按照享受特殊政策、住房、经营就业、外来务工随迁子女的顺序依次安排相应类别的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若某一类别登记人数大于剩余学位数时,采取电脑随机派位方式确定学生入学名单。对于符合城区公办学校入学条件因学位不足未能入学的学生,教育局统筹安排到其它相对就近且有空余学位的学校上学。
考虑到二孩政策,凡因学校服务区发生变化的,按照“方便家长”的原则,家长可以向前一小孩就读学校申请“同校就读”,进行报名登记。双胞胎或多胞胎家庭,义务教育学校报名登记、电脑派位时,实行捆绑入学。
学生或监护人按照城区学校服务区划分,结合自身实际,选择方便有利的入学条件到对应学校进行报名登记。按照以下类别提前准备相关资料的原件和复印件。
1、主城区户籍类(以出生首次户籍登记为准)
所需材料:
①家庭户口簿及父母一方的身份证(与户口簿上一致)
②七年级报名需提供小学毕业证
③居住证明(不动产证或房产证或购房合同及水电气网等机打票据类实际居住证明材料)
2、特殊政策类
(1)条件:
父母双方都是现役军人(含武警);
父母双方都是公派出国的专家、技术人员;
全国公安系统烈士的子女、全国公安系统一级二级英雄模范的子女、全国公安系统因公牺牲民警的子女、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至四级因公伤残民警的子女;
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建设人子女;易地扶贫搬迁户子女;
县政府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子女;
享受特殊政策的适龄儿童少年按照规定在居住地所属学校优先安排,不得择校。
所需材料:
①家庭户口簿及父母一方的身份证
②七年级报名需提供小学毕业证
③相关特殊政策的印证资料和居住证明材料
3、主城区住房类(时间截至2022年7月15日)
所需材料:
①家庭户口簿及父母一方的身份证(与房屋产权所有人一致)
②七年级报名需提供小学毕业证
③不动产证或房产证(含廉租房、公租房合同)或网签证明、购房合同及水电气网等机打票据类实际居住证明材料(以实际居住为依据的有效证明材料)
4、主城区经营类(营业执照注册时间为2022年3月31日前,在有效期内)
所需材料:
①家庭户口簿及父母一方的身份证(与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一致)
②七年级报名需提供小学毕业证
③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为父母一方或双方)及企业年报证明
5、主城区就业类
所需材料:
①家庭户口簿及父母一方的身份证(与就业人员一致)
②七年级报名需提供小学毕业证
③父母双方或一方用人单位开具银行工资流水证明和养老保险证明材料。
6、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类(暂住证为2022年5月31日前)
所需材料:
①家庭户口簿及父母一方的身份证
②七年级报名需提供小学毕业证
③蒲城县公安系统发放的居住证
七、组织实施
(一)政策宣传(7月11日—7月15日)
教育局制定免试就近入学实施细则,教育局、融媒体中心通过微信公众号、社会媒体等形式,对招生政策、咨询电话及相关要求进行广泛宣传。学校通过设立咨询点、张贴招生公告等形式配合做好政策的宣传,指导家长做好网上报名和资料准备等工作。
(二)报名登记(7月11日—8月2日)
免试就近入学全部采取现场报名方式进行登记。乡村公办学校报名登记时间为7月11日—7月22日。民办学校报名登记时间为7月16日—17日17时。城区公办学校报名登记学校为8月1日—2日18时。
(三)资料审核(8月5日—8月22日)
民办学校于7月19日上午10时前将初审合格学生名单报教育局复核。城区公办学校按照教育局统一安排(另行通知),以公安、自然资源、住建、行政审批、水务、电力、工信、民政等部门审核为主,入户走访为辅助补充的形式进行资料审核。对审核通过的学生按要求分类汇总、造册报教育局基教一股备查。
(四)公示分流(8月23日—8月25日)
民办学校于7月21日,根据实际需要安排电脑派位,确定入学学生名单并公示。未取得学位的学生回户籍所在地学校或按照城区公办学校入学条件到相应学校报名登记。城区公办学校按照户籍、特殊政策、住房、经营、就业、外来务工的顺序,对审核合格学生名单在校门口显著位置处或通过蒲城微教育微信公众号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对被举报学生提供的资料进行重新审核,若查明不符合条件的予以清退。对超出学位的相应类别学生进行电脑派位,未取得学位的学生由教育局统筹安置。
(五)控辍劝返(8月26日—8月29日)
教育局对未报名的适龄儿童少年,按照控辍保学要求,进行入学劝返,将学生信息及时上报相关部门,联动劝返。
(六)入学报名(8月30日—8月31日)
学生或法定监护人按照学校安排于8月30、31日两天凭《入学通知书》到校报到注册。